%0 Journal Article %T 移栽胁迫对3种湿地植物的影响 %A 柏祥 %A 陈开宁 %A 黄蔚 %A 古小治 %A 陈效民 %J 湖泊科学 %D 2010 %R 10.18307/2010.0111 %X 湿地植物的移栽是人工湿地修复的主要组成部分,移栽期间,植物从起苗、运输到栽植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到湿地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以南四湖人工湿地中芦竹(Arundodonax)、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和香蒲(Typhalatifoli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移栽胁迫在起苗后24h内对3种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苗后,芦苇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速率最小,芦竹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最快;叶绿素荧光方面,芦竹光合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和潜在最大光合能力(Y)最大,光保护能力(NPQ)也最强;香蒲的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最大;3种湿地植物的光化学淬灭(qP)、光保护能力和实际光合效率在5h左右即降至最低,而潜在最大光合能力下降至22h后达到稳定的较低值;芦苇的ΦPSⅡ、Y、qP、NPQ和香蒲的ΦPSⅡ、qP均与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以上结果表明,移栽胁迫对3种湿地植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为芦苇>香蒲>芦竹,起苗后栽植时间分别不宜超过4-6h、6-8h和14-16h,以保证移栽后的植物成活率和正常生长。 %K 移栽胁迫 %K 湿地植物 %K 叶绿素荧光 %K 南四湖 %K 人工湿地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1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