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在夏季短时间尺度上的分层及其控制因素 %A 赵林林 %A 朱梦圆 %A 冯龙庆 %A 刘笑菡 %A 朱广伟 %A 陈元芳 %A 秦伯强 %J 湖泊科学 %D 2011 %R 10.18307/2011.0423 %X 通过连续9d(2010年7月24日至2010年8月1日)对太湖水体理化指标垂向分层的高频率观测,揭示太湖多指标垂向分层规律.观测表明:(1)太湖中各水质指标频繁出现分层现象,但不稳定;(2)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含气温的日变化、蓝藻水华堆积与风浪扰动等;(3)气温和太阳辐射日变化影响水温分层,水温垂向变幅可达3.94℃,进而影响其他水质理化指标分层;(4)蓝藻水华堆积是影响水体理化指标垂向分层最强烈的因子,堆积发生时水体各理化指标垂向分层明显,垂向变幅溶氧达8.67mg/L,溶解氧饱和度达122.8%,电导率达48μC/cm,pH达1.49,叶绿素达9.1μg/L,浊度达26.5NTU;(5)随着风速的增加,除浊度外其他指标分层明显减弱,在大风期水体理化指标基本无分层现象,小风期则容易形成分层,但对分层的影响程度小于蓝藻水华堆积.研究表明,尽管太湖是大型浅水湖泊,长时间的分层不会形成,但是水体各理化指标昼夜或1-2d的短时期尺度垂向分层现象经常出现,对水生物、水气界面和水土界面物质交换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湖泊水质高频观测等调查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 %K 浅水湖泊 %K 水体理化指标 %K 垂向分层 %K 蓝藻水华 %K 风浪扰动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42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