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氦磷去除的贡献 %A 崔丽娟 %A 李伟 %A 张曼胤 %A 赵玉辉 %A 王义飞 %A 赵欣胜 %A 商晓静 %J 湖泊科学 %D 2011 %R 10.18307/2011.0207 %X 选择5种湿地植物(芦苇、东方香蒲、菖蒲、茭白、鸢尾)和1种喜湿灌木(蒿柳),研究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去除效果.研究发现,所选用的6种植物在实验池中均生长良好,稳定生长105d以后,各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在424-17721g/m2之间,除了香蒲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达到3.23外,其它的比值在O.63-1.49之间.6种植物地上部N和P浓度分别在13.12-28.83mg/g及1.55-3.77mg/g之间,地下部N和P浓度在7.76-15.60ms/g及1.70-2.71mg/g之间,大部分植物地上部N和P的浓度大于地下部.6种植物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为20.60g/m2和3.08g/m2,其中地上部平均氮、磷积累量分别占66.60%和58.22%.不同植物筛选池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差异,鸢尾池对TN的净化效果最好,芦苇池对TP的净化效果最好.植物的氮、磷积累量与浓度及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K 湿地植物 %K 污水 %K 生物量 %K 积累量 %K 净化效果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2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