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两种沉水植物对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夏花培育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A 刘鑫 %A 王哲 %A 张一 %A 柳光宇 %A 黄诚 %J 湖泊科学 %D 2003 %R 10.18307/2003.0213 %X 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实验用养殖污水,伊乐藻、轮叶黑藻作为净化水质的沉水植物材料,建立封闭型(非换水)和交换型(定期换水)的两种鱼草共生的生态系统并与传统的商业性养殖系统模式作同步比较,分析了养鱼水体水质主要因子的变化及对鱼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作为实验组的鱼草共生系统两种水体水质优良,鱼类生长良好,交换型水体中DO值≥8.0,NH4-N≤0.34,COD≤18mg/L,悬浮物≤12mg/L,夏花成活率为93.3%;封闭型水体中DO值≥7.5,总NH4-N≤0.92,COD≤28mg/L,悬浮物≤20mg/L,夏花成活率为60.0%.2.作为对照组有鱼无草的封闭系统中水质逐渐恶化,鱼类生长受到抑制甚至生存也不能保障,其中,DO值≥2.5,总NH4-N≤3.22,COD≤88mg/L,悬浮物≤55mg/L,夏花成活率仅为6.7%;交换系统中DO值≥4.0,总NH4-N≤2.41,COD≤66mg/L,悬浮物≤51mg/L,即使定期换水夏花成活率也仅达66.7%;研究结果表明:鱼草共生系统中栽培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可有效地净化水质,不仅确保了夏花生产良性运行,还节约了水资源并达到无污染排放. %K 沉水植物 %K 鱼草共生 %K 黄颡鱼 %K 夏花培育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302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