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湖泊磷的核磁共振(NMR)分析——1环境标准样品的31P-NMR表征 %A 王晓钧 %A 丁士明 %A 蒋海青 %A 白秀玲 %A 范成新 %J 湖泊科学 %D 2008 %R 10.18307/2008.0107 %X 通过对环境标准样进行31P-NMR测试,研究了磷的化学结构与化学位移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PO43-)化学位移在6.412×10-6,焦磷酸盐的化学位移在-4.353×10-6;多聚磷的化学位移分布特点是:主链末端磷化学位移在-3.53×10-6至-4.40×10-6之间,中间磷在-18.159×10-6至-20.246×10-6之间,有机磷中单酯和二醑的化学位移分别在4.3540×10-6至6.3652×10-6和-0.107×10-6至2.195×10-6之间,部分二脂不稳定,会降解为单脂;膦酸盐的化学位移在18.670×10-6至21.460×10-6之间,磷酸肌酸位于-0.380×10-6,有机多聚磷中α-P的化学位移在-8.833×10-6至-9.449×10-6之间,由于偶合作用产生P峰的裂分,P峰的偶合符合核磁中n+1的规则.结构环境影响31P的化学位移值的偏移. %K 环境标准样 %K P核磁共振 %K 化学位移 %K 沉积物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1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