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抚仙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 %A 潘继征 %A 熊飞 %A 李文朝 %A 李爱权 %J 湖泊科学 %D 2009 %R 10.18307/2009.0315 %X 云南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揭示湖中浮游甲壳动物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研究了其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2005年6-7月在抚仙湖共采集浮游甲壳动物8种,平均密度为27.6ind./L,优势类群为桡足类.桡足类优势种为舌状叶镖水蚤(PhyllodiaptomustunguidusShenetTai),枝角类优势种为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cornutaSars)和象鼻溞(Bosminasp.).浮游甲壳动物主要分布在0-30m水层,密度随水深增加而下降;0-10m水层,枝角类和无节幼体占优势,大于10m水层,桡足类占优势.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南区大于北区(P<0.01),而沿岸区与湖心区之间、沉水植物区与非沉水植物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浮游甲壳动物密度的垂直分布与藻类密度和水体理化因子相关关系显著,而水平分布与藻类密度和水体理化因子相关关系不显著.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抚仙湖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发生了演替,西南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mariadviagaemariadviagae(Brohm))消失,被舌状叶镖水蚤代替,可能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Chen)引入有关;浮游甲壳动物密度表现出增加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与水体营养水平的提高及太湖新银鱼的捕食压力有关. %K 浮游甲壳动物 %K 群落结构 %K 空间分布 %K 抚仙湖 %U http://www.jlakes.org/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3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