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两种18F标记多肽方法的对比研究 %A 江大卫 %A 孙艳红 %A 王丽华 %A 李剑波 %A 张岚 %J 核技术 %P 70301-70301 %D 2015 %R 10.11889/j.0253-3219.2015.hjs.38.070301 %X 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药物是目前医用放射性诊疗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开辟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剂的一个新领域。受体特异性的活性肽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且容易进行结构修饰和放射性标记,受到受体显像和肿瘤靶向性定位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一些多肽类放射性药物已经用于临床及临床前试验,且大量的多肽正有待开发。多肽的放射性标记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系统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放射性药物不会影响多肽的生理活性。本文选用了两种18F标记多肽的方法,通过标记条件、放化产率、标记物的比活度、放化纯度、稳定性及荷瘤鼠体内分布等方面对两种标记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为18F标多肽类放射性药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K 18F %K 多肽放射性标记 %K [18F]SFB %K Al[18F]-NOTA %U http://www.j.sinap.ac.cn/hejishu/CN/abstract/abstract4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