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A 张海鹏 %A 吴 迪 %A 张 湜 %A 付 彤 %A 路 璐 %A 范志民 %A 郑 超 %A 韩 冰 %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P 1064-1068 %D 2014 %R 10.13481/j.1671-587x.20140530 %X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探讨乳腺IDC的光谱学特点、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行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共24例,均为女性,年龄27~59岁;其中乳腺IDC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冰冻切片解冻后先行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加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后再次检测。共收集了263个拉曼光谱和249个SHINERS光谱,所有光谱均进行基线修正拟合,再将所有的光谱用Adjacent-Averaging算法进行15点平滑。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特征峰出现在1090、1157、1262、1300、1442、1658、1745和1874cm-1;在加入SHINs后,少数特征峰的峰位出现2~3cm-1位移,其中1090和1157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加,出现1496cm-1特征峰。乳腺IDC组织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可见多个核酸特征峰(包括878、1086和1157cm-1);加入SHINs后,明显看到1004、1157、1526和1658cm-1相对强度增加,脂类的特征峰1745和1442cm-1为C=O和CH2伸缩振动,IDC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表现出2~3cm-1的蓝移;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峰出现在1 527cm-1;核酸的特征峰1090?cm-1蓝移至1086cm-1。结论:拉曼光谱能够发现乳腺IDC组织DNA、蛋白质及类胡萝卜素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SHINERS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最大增强的特征峰不同,可以用来区分乳腺IDC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 %K 乳腺肿瘤 %K 拉曼光谱 %K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K 浸润性导管癌 %U http://xuebao.jlu.edu.cn/yxb/CN/abstract/abstract48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