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结直肠癌淋巴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 %A 程明荣 %A 程志俭 %A 蔡元坤 %A 赵家应 %A 徐宏智 %J 复旦学报(医学版) %P 29-33 %D 2010 %X 目的观察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因素和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26例,均为我院胃肠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术后随访64~106月。平均每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查淋巴结数10枚以上,将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10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免疫组化表达的关系及微转移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仅见“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有正相关,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阴性、孤立肿瘤细胞巢(isolatedtumorcells,ITCs)和微转移(micrometastasis,MCM)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7%、65.5%和43.8%。ITCs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而MCM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于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淋巴结中检测出有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 %K 结直肠癌 %K 淋巴结微转移 %K 上皮膜抗原 %K 癌胚抗原 %U http://jms.fudan.edu.cn/CN/abstract/abstract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