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肠间质瘤(SIST)83例临床诊治分析 %A 翁书强 %A 唐文清 %A 崔璨 %A 沈锡中 %J 复旦学报(医学版) %D 2013 %R 10.3969/j.issn.1672-8467.2013.05.018 %X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intestinalstromaltumors,SIS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3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消化道出血55例(66.3%),贫血32例(38.6%),腹痛腹胀26例(31.3%)。SIST好发部位最常见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分别为40例(48.2%)、29例(34.9%)、13例(15.7%),另有空回肠交界1例(1.2%)。螺旋CT对SIST诊断率为100%(77/77),诊断符合率为72.7%(56/77),在各项检查中最为准确。8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极低度危险性16例(19.3%)、低度危险性24例(28.9%)、中度危险性17例(20.5%)、高度危险性26例(31.3%)。术后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率为95.2%(79/83),CD34阳性率为75.9%(63/83)。术后5例病灶完整切除并且病理极低度危险性患者未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未见复发;其余78例患者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随访期内,短期服药组(≤2年)复发率为77.3%(34/4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29/44)、31.8%(14/44);长期服药组(>2年)的复发率为41.2%(14/3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4/34)、82.4%(28/34),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较难诊断,螺旋C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术后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K 小肠间质瘤(SIST) %K 诊断 %K 治疗 %U http://jms.fudan.edu.cn/CN/abstract/abstract8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