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昆明种小鼠棘球蚴病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A 李红卫 %A 袁芳 %A 李燕兵 %A 郭凤英 %A 胡尚品 %A 张炜 %A 杨玉荣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D 2011 %X 目的建立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小鼠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4周龄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细粒棘球蚴病组和多房棘球蚴病组(每组20只),并各设空白对照组(10只),均雌雄各半。分别腹腔注射人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悬液或鼠源泡球蚴原头蚴混悬液0.2mL(含庆大霉素250IU?mL-1,原蚴头500个?mL-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含庆大霉素250IU?mL-1,PBS液。通过病检和腹外观察,了解小鼠包囊的生长情况、重量、数量、直径和不育囊率。结果两种包虫病的感染率均为100%。第350天剖杀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的昆明小鼠,不育囊率为100%,所有细粒棘球蚴包囊内未见原头蚴,雌、雄小鼠体内包囊的直径和数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第90天剖杀的泡球蚴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不育囊率平均为15%,85%的感染泡球蚴病灶内含原头蚴。雌、雄小鼠体内泡球蚴包囊的体积大小和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雌鼠对多房棘球蚴感染比雄鼠更敏感,多房棘球蚴在小鼠体内生长快,适宜保种;雌鼠和雄鼠对细粒棘球蚴的敏感性无明显区别,细粒棘球蚴在小鼠体内生长慢,不宜保种。 %K 细粒棘球蚴病 %K 多房棘球蚴病 %K 感染动物模型 %K 昆明种小鼠 %U http://xbonline.nx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