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QTVI对DCM及ICM患者心脏失同步性的评价 %A 贾梅 %A 高白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D 2010 %X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房室间、心室间和心室内运动失同步的情况。方法选择15例DCM,15例ICM患者和20例正常人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QTVI成像图分析室间隔及左室壁基底段及中段12个阶段达峰时间,检测房室、心室间及心室内同步性指标。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LVDD、LVDS、LVEDV和EF各指标DCM组、ICM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ICM组和DCM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同步性运动指标DCM组除LVFT/RR指标外、ICM组除ET指标外的其他心脏同步性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的心脏同步性最好,DCM组与ICM组之间相比LVFT/RR和MV-EROA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普遍存在左室内不同步,少数患者同时存在房室间、心室间和心室内不同步。左室扩大可能是造成室内不同步的主要原因。 %K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K 扩张型心肌病 %K 缺血性心肌病 %U http://xbonline.nx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0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