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Fibroscan测定联合血清学指标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对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价值 %A 张爱芸 %A 王煜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P 1276-1278 %D 2014 %X 目的探讨Fibroscan测定联合血清学指标及超声影像学检查指标的测定对肝硬化(L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感染科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的肝硬化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慢性肝炎组22例,肝硬化早期组28例,肝硬化晚期组20例。同时选取同期门诊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均经临床、B超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确诊。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均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由专人检测,门静脉最大截面直径(PVD)及平均血流速度(PVV)采用惠普AgilentU4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分析Fibroscan检测值(FS值)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FS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在由慢性肝炎至肝硬化的不同阶段,FS数值逐渐升高。各组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FS数值与血清HA、PCⅢ、CⅣ的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1、0.296、0.562(P<0.01)。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内径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门静脉血流速度则低于对照组(P<0.01)。随病情程度的加重,门静脉内径依次增大,但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FS数值与门静脉内径呈正相关,与门静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0.392(P<0.01)。结论Fibroscan联合血清学指标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K 肝弹性成像系统 %K 肝硬化 %K 慢性乙型肝炎 %U http://xbonline.nx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