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无精子症患者外周血和睾丸组织芳香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 %A 刘永杰 %A 王莹 %A 刘芳 %A 白刚 %A 唐大伟 %A 金锐 %A 包俊华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P 1229-1231 %D 2014 %X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外周血和睾丸组织芳香化酶(P450arom)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45例睾丸体积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测量其静脉血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P450arom;行睾丸穿刺,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精子,按无精子症的轻重程度分为A、B、C三组。之后研磨穿刺组织、离心获得上清液,测量上清液T、E2、P450arom的含量,比较三组间外周血及睾丸组织T、E2、P450arom的差异,分析FSH、LH、T、E2、P450arom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结果三组间比较,外周血E和P450arom、睾丸组织T、E2和P450a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与外周血E2呈负相关(P<0.05),与外周血P450arom和睾丸组织T、E2均呈正相关(P均<0.05);LH与外周血T和睾丸组织T、E2均呈正相关(P均<0.05);外周血E2与外周血P450arom和睾丸组织E2呈负相关(均P<0.05);睾丸组织T与睾丸组织E2呈正相关(P<0.05);睾丸组织E2与睾丸组织P450arom呈正相关(P<0.05)。结论睾丸体积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随着睾丸生精功能下降,外周血和睾丸组织P450arom逐渐升高,而睾丸组织P450arom仅表现为睾丸局部的生物活性作用。 %K 无精子症 %K 睾丸 %K 芳香化酶 %K 精子 %U http://xbonline.nxm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4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