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油松主要分布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A 王磊 %A 樊军锋 %A 刘永红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P 3-7 %D 2009 %X 利用随机微卫星扩增多态性DNA(RM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全国范围内的12个天然居群24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筛选出的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0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9个,多态条带百分率为77.58%。用NTSYS-PC软件中的SIMQUAL程序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geneticsimilarity,SG)并聚类。结果表明245份油松材料间的SG值变化范围为0.5238~0.9682,平均为0.8141。采用UPGMA法在0.68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聚为4类。内蒙古宁城油松、山西地区油松各自聚为一类外,甘肃小陇山地区油松分别于陕西的洋县、留坝、周至、洛南、柞水的油松聚为一类,黄龙、黄陵、府谷的油松聚为一类。表明各居群间存在较高遗传多样。 %K 随机微卫星扩增DNA多态性 %K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K 油松 %K 多态性 %K 聚类分析 %U http://dlxb.nefu.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