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脑梗死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A 李冰 %A 姜雪松 %J 华西医学 %P 2009-2012 %D 2015 %R 10.7507/1002-0179.20150574 %X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5月收治的50例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随机选取30例同时期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内、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MMP-2、MMP-9进行检测,与对照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灶(1.5~3.0cm)、中梗死灶(3.1~5.0cm)、大梗死灶(>5.0cm),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0~15分)、中度损伤组(16~30分)、重度损伤组(31~45分),比较不同梗死体积和损伤程度时MMP-2、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在发病24h内、第7天和第14天血清MMP-2水平(2.36±0.76)、(2.86±0.87)、(2.20±0.79)ng/mL和MMP-9水平(238.8±99.6)、(360.4±141.8)、(152.2±80.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27)、(124.8±2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越大,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越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与发病时间、梗死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K 急性期脑梗死 %K 基质金属蛋白酶-2 %K 基质金属蛋白酶-9 %U http://www.hxyxqk.com.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