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华北沙地小黑杨林生物量及其与树冠关系的研究 %A 范少辉 %A 刘广路 %A 张群 %A 冯慧想 %A 宗亦尘 %A 任海青 %J 林业科学研究 %P 71-76 %D 2010 %X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典型样方调查法对华北沙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树冠与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1 000株? hm-2、500株? hm-2、250株? hm-2的小黑杨林分(27年生)的生物量分别为85.31 t?hm-2、102.60 t?hm-2、86.74 t?hm-2;生产力分别为3.16 t?hm-2?a-1、3.80 t?hm-2?a-1、3.21 t?hm-2?a-1,密度500株? hm-2为华北沙地小黑杨的合理密度。不同密度小黑杨不同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地上部分生物量在83% - 86%之间,其中干57% - 62%,枝11% - 16%,叶2% - 3%,皮8% - 10%;地下部分生物量在14% - 17%之间。对不同年龄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表明,27年生的比23年生的分别高59.74%和36.20%。同时,23年生小黑杨的根、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27年生的根、叶比例,但是干生物量所占比例低于27年生小黑杨,反映了23年生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处在快速生长期,小黑杨的轮伐期应在27年以后。小黑杨生物量与树冠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树干生物量与树冠指数之间可以用线性模型y=ax+b描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反映小黑杨林树干生物量,为进一步利用遥感预测小黑杨木材材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K 小黑杨 %K 生物量和生产力 %K 密度 %K 树冠 %U http://www.lykx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1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