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引进泰国甜角基因资源多样性的RAPD分析 %A 杨时宇 %A 何承忠 %A 赵一鹤 %A 刘娟 %A 王兵益 %J 林业科学研究 %P 60-63 %D 2008 %X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引进的10个泰国甜角栽培品种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及遗传关系。筛选出的8个引物共扩增出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4条,多态带比率为65. 38%。多态性标记百分率PPL、观测等位基因数Ao、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和Shannon信息指数I在物种水平分别为65. 38%、11653 8、1. 199 9、0. 137 1和0. 227 9,而在栽培品种水平分别为25. 96%、1. 259 6、1. 164 7、0. 094 6和0. 140 3。基因分化系数GST = 0. 163,表明有83. 7%的遗传差异来自栽培品种内。10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幅在0. 013 1~0.124 4之间,平均为0. 047。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遗传距离0. 02来划分, 10个栽培品种可以分为3组, Zichupoton、Buangka、Barchan、Shampoo、Ziton栽培品种聚为一组, Sritong、Srichompo、Prakaythong、Sritongbao栽培品种构成一组,而Bargeton单独聚为一组。 %K 泰国甜角 %K RAPD %K 遗传多样性 %U http://www.lykx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1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