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热处理凹凸棒石结构中Al配位变化 %A 谢晶晶 %A 陈天虎 %A 陈冬 %A 刘海波 %A 孔德军 %A 邢波波 %J 硅酸盐学报 %D 2013 %X 热处理是凹凸棒石黏土活化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认识热处理过程中凹凸棒石结构演化,特别是凹凸棒石结构中铝配位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凹凸棒石热活化改性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为凹凸棒石黏土热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利用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经250~900℃热处理的凹凸棒石结构铝配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石中铝主要是6配位(铝替代八面体中的镁),有很少量的4配位铝存在(铝替代硅氧四面体中的硅位置),并且在凹凸棒石硅氧四面体的四重周期中存在2个不同的晶格位置;煅烧温度在500℃以下时,铝配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煅烧温度升高到500℃以上时,4配位铝明显增加,并且存在两种不同的晶格位置,表明结构有序性并没有完全破坏,同时还出现了少量的5配位铝。经600℃热处理后,凹凸棒石中铝6配位急剧降低,基本转化为4配位;温度升高到800℃时,6配位以及作为中间态出现的5铝配位完全消失,并且4配位铝峰只有一个峰,表明经过800℃高温处理后4配位铝都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 %U http://www.jccsoc.com/Magazine/Show.aspx?ID=4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