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制备方法对臭葱石浸出稳定性的影响 %A 刘志宏 %A 杨校锋 %A 刘智勇 %A 李玉虎 %A 李启厚 %J 过程工程学报 %D 2015 %X 采用常压法、水热法和改进常压法,分别在添加和不加晶种的情况下制备臭葱石,对其物相、结晶度、形貌、粒度、比表面积、Fe/As摩尔比、浸出稳定性进行表征,揭示制备方法与臭葱石组成、结构性能及浸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臭葱石组成与结构性能有显著影响,结晶度高、比表面积小和Fe/As摩尔比低的臭葱石浸出稳定性高.3种方法制备的臭葱石浸出稳定性顺序为常压法<水热法<改进常压法.改进常压法在不加晶种条件下制备的臭葱石形貌呈由{111}晶面族包围的角锥状大颗粒晶体,结晶度为84.56%,粒度(D50)为28.2mm,比表面积为3.72m2/g,Fe/As摩尔比为1.05;参照HJ/T300方案对其浸出稳定性进行评价,浸出10d后,浸出液中总砷浓度仅为1.14mg/L. %K 臭葱石 %K 制备方法 %K 组成 %K 结构 %K 稳定性 %K 浸出 %U http://www.jproeng.com/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1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