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棒状丁二酮肟镍颗粒形成的影响因素 %A 林航 %A 王炳喜 %A 魏中军 %J 过程工程学报 %D 2008 %X 以溶液法合成棒状丁二酮肟镍[Ni(dmg)2],采用XRD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用显微镜和SEM观察其形貌,研究了pH值、温度、超声和表面活性物质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5.0上升至9.0,丁二酮肟镍的棒状直径和长度都明显下降,但当pH=10.5时又略有回升.反应温度升高,丁二酮肟镍的棒状直径明显变粗,长度增加.超声作用使制备的丁二酮肟镍的直径和长度皆显著减小.加入表面活性剂使产物的尺寸更加均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丁二酮肟镍的棒状尺寸影响较小,而中性的聚乙二醇(PEG-1000)使棒的长度显著增加.综合采取上述措施,可使丁二酮肟镍的棒状尺寸在纳米到微米范围内得到有效调控. %K 棒状 %K 丁二酮肟镍 %K 制备 %K 因素 %U http://www.jproeng.com/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