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广西大石围巨型漏斗土壤中多环芳烃与环境因素 %A 孔祥胜 %A 祁士华 %A 蒋忠诚 %A 黄保健 %J 环境科学 %D 2012 %X 选择典型的广西乐业大石围巨型岩溶漏斗(天坑)为研究对象,采集大石围漏斗不同部位的表层土壤,采用气象仪器观测大石围漏斗的环境因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16种多环芳烃(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地表(正地形)土壤中∑PAHs浓度范围为75.20~373.79ng·g-1,平均值120.70ng·g-1;地下(负地形)土壤,绝壁中∑PAHs浓度范围为19.88~330.79ng·g-1,平均值131.86ng·g-1;底部中∑PAHs浓度范围为127.48~661.62ng·g-1,平均值395.22ng·g-1;地下河(洞穴)中∑PAHs浓度范围为1132.11~1749.95ng·g-1,平均值为1412.39ng·g-1;土壤中PAHs以4~6环为主.比值法推断大石围漏斗土壤PAHs的来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燃烧源,主要污染途径为大气传输沉降.总体上,大石围漏斗土壤中PAHs浓度的空间分布随温差和相对湿度的升高呈现地面-绝壁-底部-地下河(洞穴)逐渐增加,PAHs显示"冷陷阱效应"的垂向富集与分异作用.影响PAHs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湿度、风向和风速,在漏斗局部显示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环境因子夏季影响大于冬季.监测发现,2007年比2006年大石围漏斗底部土壤中PAHs的浓度增加了3.5倍.因此,本研究提出巨型岩溶漏斗PAHs的富集和分异作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K 多环芳烃 %K 巨型岩溶漏斗(天坑) %K 乐业大石围 %K 双层空间结构 %K 分布 %K 环境因素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113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