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太湖梅梁湾不同形态磷周年变化规律及藻类响应研究 %A 汪明 %A 武晓飞 %A 李大鹏 %A 李祥 %A 黄勇 %J 环境科学 %D 2015 %X 以太湖梅梁湾为研究对象,2013年对水体中不同形态磷和藻类进行了逐月观测,探讨了风浪扰动和藻类生长双重影响条件下不同形态磷间转化规律以及藻类生长和不同形态磷含量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梅梁湾水体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磷酸盐(DIP)和生物有效磷(BAP)均呈现出"夏秋高"、"冬春低"的周年变化规律,藻类生长也呈现了类似规律,而溶解性有机磷(DOP)和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BAPP)的变化规律并不规则.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BAPP/PP)在6~10月期间仅为12.75%,显著低于年度平均值37.14%.这可归因于沉积物频繁扰动下内源磷固定效应以及藻类生物吸收作用加快了颗粒态磷向溶解态磷的转化.在此期间,DTP占BAP的质量分数高达69.33%(平均值),明显高于BAPP(30.67%,平均值),也高于DTP的周年平均值(56.63%),其也是藻类生长旺盛季节. %K 生物有效磷 %K 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 %K 内源磷 %K 叶绿素a %K 太湖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