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过程中细菌表面特性的变化 %A 张梦露 %A 党志 %A 伍凤姬 %A 梁旭军 %A 郭楚玲 %A 卢桂宁 %A 杨琛 %J 环境科学 %D 2014 %X 微生物与污染物接触是生物降解的第一步,为进一步了解降解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对降解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鞘氨醇单胞菌GY2B(Sphingomonassp.GY2B)降解菲的研究,并结合PropidiumIodide(PI)染料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底物及污染物浓度对GY2B菌体细胞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菲的降解,PI染色的GY2B菌株细胞增多,说明细菌膜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通透性不断增强.污染物浓度越高,降解菌的膜完整性的破坏越为严重.60h时,300mg·L-1浓度条件下,染色细胞/未被染色细胞的比值可达12.44,而在100mg·L-1和1.2mg·L-1浓度条件下,比值分别为1.95和1.11.同时降解过程中细菌细胞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死亡、受损和完整细胞的区分以及Zeta电位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细菌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与染料结合分析降解过程中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从单细胞水平上了解细菌降解污染物过程中其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有助于更好地研究GY2B对菲的降解机制. %K 鞘氨醇单胞菌 %K 流式细胞术 %K 菲 %K 膜完整性 %K 傅里叶红外光谱 %K ζ电位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43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