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4.09.015 %A 谷得明 %A 严家平 %A 范廷玉 %A 沈昊男 %A 陈永春 %A 陆春辉 %J 环境化学 %D 2015 %X 根据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的9次监测数据,分析了淮南潘集开放型和封闭型采煤沉陷区地表水中氮、磷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同类水体内氮、磷之间的响应关系和运移特征;通过各形态氮、磷比率分析了两类水体中氮、磷组成.结果表明,NH3-N(氨氮)年内时间差异性较小,整体呈KB(开放型地表水)>FB(封闭型地表水),最大值分别为0.621mg·L-1(6月)和0.813mg·L-1(6月);NO2--N(亚硝酸氮)时空差异性均较小,NO3--N(硝酸盐氮)和TN(总氮)年内时间差异性较大,空间差异性较小,整体上均呈FB>KB.KB与FB内NO2--N最大值分别为0.0485mg·L-1(6月)和0.0532mg·L-1(6月),NO3--N(硝酸盐氮)最大值分别为0.635mg·L-1(11月)和0.623mg·L-1(4月),TN最大值分别为2.295mg·L-1(11月)和2.261mg·L-1(1月).PO43-和DTP(溶解性总磷)含量基本呈KB>FB,两形态磷在KB内的最大值分别为0.174mg·L-1(11月)和0.055mg·L-1(11月),FB内最大值分别为0.0298mg·L-1(6月)和0.0391mg·L-1(5月);TP(总磷)基本呈KB-1(8月)和0.197mg·L-1(5月).氮、磷主要污染源为降雨地表径流、底泥内源释放及人为活动等;同类沉陷区地表水内各形态氮、磷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两类水体内氮、磷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性,开放型采煤沉陷区地表水更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K 开放型和封闭型采煤沉陷区 %K 时空分布 %K 相关性 %K 氮 %K 磷比率 %U http://hjhx.rcees.ac.cn/hjhx/CN/abstract/abstract5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