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4.07.020 %A 余海静 %A 张深 %A 邹国防 %J 环境化学 %D 2015 %X 利用BLM(生物配体模型)预测了太湖水环境条件下Cu的不同形态分布、Cu对大型蚤(Daphniamagna)的生物有效性及Cu在太湖水体的水质基准值,并分析了环境因子与这些预测值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太湖水体中的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有机结合态Cu占水体中总Cu的99.75%.而大型蚤体内Cu主要以离子态与生物体活性点位相结合,其质量分数为3.97ng·mg-1.Cu对大型蚤的LC50(半致死浓度)的预测值平均为710.60μg·L-1,其最大值出现在北部湖区的竺山湾,而最小值出现在东部湖区,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利用BLM推导出的太湖水体中Cu的CMC(基准最大浓度值)平均值为434.01μg·L-1,CCC(基准连续浓度值)平均值为217.04μg·L-1,分别为美国水质基准值的36和24倍.环境因子和各参数预测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溶解性有机质中的腐殖酸含量是影响太湖中Cu的形态的主要因子,而pH是影响Cu对大型蚤的生物有效性和水质基准值的关键因子.因此,在制订太湖Cu的水质基准值时,要充分考虑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组成和pH的影响. %K 铜 %K 形态 %K 生物有效性 %K BLM模型 %K 太湖 %U http://hjhx.rcees.ac.cn/hjhx/CN/abstract/abstract5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