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生植物-菌藻-生物膜复合生态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 %A 张文艺 %A 冯国勇 %A 张采芹 %A 胡林潮 %A 占明飞 %A 吴凌云 %A 李定龙 %J 环境化学 %D 2015 %X 为揭示水生植物构成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特性,以聚草(Myriophyllumspicatum)、菖蒲(Acoruscalamus)、圆币草(Hydrocotyleverticillata)、人工水草(Artificialaquaticplant)、立体弹性填料(Three-dimensionalelasticfiller)为载体,构建5个"水生植物(填料)-菌藻-生物膜"复合生态系统.结果表明,各复合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其中由聚草复合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其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1.4%,81.6%,93.3%;各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降解符合一阶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式;经生物相分析揭示,随着复合生态系统运行延续,附着于水生植物表面上的藻类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但藻的种类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同时伴随出现高等微型原生动物,表明复合生态系统水质改善后更适于多种类微生物生存与繁殖;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菌、藻、水生植物及其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 %K 复合生态系统 %K 污染物去除特性 %K 指数衰减 %K Margalef多样性指数 %U http://hjhx.rcees.ac.cn/hjhx/CN/abstract/abstract4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