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型钢铁厂及其周边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现状调查、评价与源解析 %A 田靖 %A 朱媛媛 %A 杨洪彪 %A 吴国平 %A 魏复盛 %J 环境化学 %D 2015 %X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方法(GC-MS)分析了东北某钢铁厂及周边居住区、风景区共11个采样点表层土壤样品16种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钢铁工业区16种PAHs(∑PAHs)浓度范围为3.39×103-1.54×105ng·g-1,平均浓度3.21×104ng·g-1;居住区∑PAHs浓度范围为587-6.70×103ng·g-1,平均浓度3.82×103ng·g-1;风景区千山∑PAHs浓度385ng·g-1.∑PAHs和Bap浓度均呈工业区>居住区>风景区趋势.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该钢铁工业区及其周边居住区土壤PAHs污染相对较为严重,11个采样点中有9个采样点土壤∑PAHs为严重污染,4个采样点苯并(a)芘(Bap)浓度超过加拿大土壤质量基准.利用特征比值法(DiagnosticRate)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对钢铁工业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壤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钢铁工业区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焦炉、燃煤、柴油燃烧等污染源,周边地区土壤除受工业污染源排放影响外,机动车汽油、柴油污染排放也有重要影响. %K 土壤 %K 多环芳烃(PAHs) %K 评价 %K 源解析 %K 主成分分析 %U http://hjhx.rcees.ac.cn/hjhx/CN/abstract/abstract4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