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关于辐射交联的溶解度理论 %A 桂祖桐 %A 王作新 %J 高分子学报 %P 1-12 %D 1964 %X (1)本文认为Charlesby与唐敖庆关于辐射交联高聚物溶解度理论的争论,应先从理论本身进行探讨。我们根据Charlesby溶胶量定义S=sum(nP_(nl)S~l)╱N_0,对Flory型分子量分布高聚物改用加和计算法,当q→0时得到Charlesby关系式S=1╱(1+γ-γS)~2此外对Schulz型分子量分布高聚物得到S=1╱(1+γ╱a-γ╱aS)~(1+a),(?)=a╱1+a(q→0)(2)我们引入了描述高聚物交联体系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四个参量q(s)=溶胶中交联单体数╱总单体数,p(s)=溶胶中分子数╱总单体数γ(s)=q(s)/p(s),γ(g)=q-q(s)/p-p(s)。其中q是交联度,p是裂解度。按辐射交联统计理论实际上是三向缩聚反应凝胶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凝胶分子的分子量必须为无限大,从而我们提出形成凝胶分子的必要条件是γ(g)≥2。根据凝胶形成过程以及交联单体和裂解单体在溶胶内部分布情况,对溶胶必须满足条件p(s)>p·S,q(s)=qS~2 %U http://www.gfzxb.org/CN/abstract/abstract105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