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萘和丹酰基修饰的扇形树枝状分子聚集体的能量转移行为 %A 李武松 %A 滕明俊 %A 贾欣茹 %A 危岩 %J 高分子学报 %P 210-216 %D 2011 %R 10.3724/SP.J.1105.2011.10033 %X 分别对1-3代聚(酰胺-胺)(PAMAM)结构的dendron分子的外端基和focalpoint进行了修饰,得到了外端基为萘(给体)色团、焦点(focalpoint)为丹酰(受体)色团的树枝状化合物Dan-ABn-Nap(n=2,4,8).利用荧光光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下所得一系列树枝状分子在水中的荧光强度,并计算了它们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值.发现Dan-ABn-Nap(n=2,4,8)的CAC值随代数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随着代数增加,分子的聚集能力增强所造成的.TEM观察可见,DanABnNap在水中形成不规则的球形聚集体,尺寸约在150nm至650nm之间.测试了Dan-ABn-Nap所形成聚集体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用萘的最大吸收波长激发聚集体Dan-ABn-Nap时,萘的荧光被大大猝灭,而发射出丹酰的荧光(400~650nm).这说明在聚集体中发生了从萘到丹酰色团的能量转移.研究发现,在CAC浓度以下时,只发生低效率的能量转移,例如Dan-AB8-Nap的能量转移效率只有5.7%.而当浓度增至CAC以上时,由于形成聚集体,其对应的能量转移效率大大提高,达到77.1%.这是由于聚集体的形成,使树枝状分子的排列更加有序,色团间距离更加靠近,同时既可发生分子内的能量转移,又可发生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因此能量转移效率提高. %K 树枝状分子 %K 聚集体 %K 能量转移 %K 萘 %K 丹酰 %U http://www.gfzxb.org/CN/abstract/abstract133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