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海东沙海域末次冰期异常沉积事件与水合物分解 %A 除芳 %A 庄畅 %A 张光学 %A 陆红锋 %A 段城 %A 周洋 %A 苏新 %A 吴聪 %A 刘广虎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D 2014 %R 10.3799/dqkx.2014.144 %X 对南海东沙海域陆坡区973-3柱状样开展沉积学和年代学、有孔虫同位素和売体B/Ca比值、碳酸钙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发现该岩芯浮游有孔虫(1lZo1l)Zgennoidesruier和底栖有孔虫〇vigennaperegnna的δ’3C在末次冰期同时在多个层位发生负偏,最大负偏达一2.03%。;有孔虫f3C负偏层位环境[C032-]浓度相对偏低;负偏层位同时出现大量黄铁矿,最高含量达17%.在负偏层位以下沉积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CaC03含量最低,沉积物颜色偏深.究其成因与水合物分解关系较大.甲烷滲漏事件发生在末次冰期,说明末次冰期的海平面下降是水合物分解的主要诱因.根据有孔虫1’、’3C负偏的次数和程度推断至少发生过4次甲烷渗漏,滲漏的强度基本相当. %K 水合物分解 %K 0’3C负偏 %K CaC03溶解 %K 末次冰期 %K 东沙陆坡 %K 海洋地质 %U http://www.earth-science.net/WebPage/Article.aspx?id=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