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现代沉积速率及其对长江入海泥沙去向的指示意义 %A 王昕 %A 石学法 %A 王国庆 %A 乔淑卿 %A 刘涛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D 2013 %R 10.3799/dqkx.2013.074 %X 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的16根重力柱样进行了210Pb沉积速率测试,结合以往成果,揭示了该区现代沉积速率分布格局,对其控制因素以及其对认识长江入海泥沙去向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沉积速率最高值分布在南支口外、杭州湾口群岛北部的前三角洲地区,最高可达6.3m/a,总体上在3cm/a以上;次高值分布在杭州湾北部,约1.7~3.0cm/a,南部略低,约0.4~1.0cm/a;长江口水下负地形北部海域存在小片沉积速率较高的区域,最高值达2.58cm/a;低值主要分布在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基本保持在1cm/a以下.研究表明,长江泥沙出口门后主要在水下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堆积,其次有相当部分在涨潮流顶托下进入杭州湾,进入杭州湾南部的泥沙又在落潮流作用下经杭州湾南侧向舟山海域方向输运;长江入海物质向外海的扩散基本被控制在123°E以西,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缺乏现代长江物质供应;长江悬浮泥沙对研究区东北部陆架区影响较小,废黄河口被侵蚀物质和黄海悬浮物质为其较高沉积速率的主要贡献者. %K 长江水下三角洲 %K 210Pb %K 沉积速率 %K 输沙 %K 海洋学 %U http://www.earth-science.net/WebPage/Article.aspx?id=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