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沙海域SMI与甲烷通量的关系及对水合物的指示 %A 邬黛黛 %A 吴能友 %A 张美 %A 管红香 %A 付少英 %A 杨睿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D 2013 %R 10.3799/dqkx.2013.128 %X 硫酸根甲烷界面(SMI)是识别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甲烷通量)的一个重要生物地球化学标志.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东沙海域37个站位浅表层沉积物中孔隙水的SO42-和H2S含量变化和沉积物顶空气甲烷含量的变化等地球化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南海北部东沙海域硫酸根甲烷界面(SMI)的分布情况,通过硫酸根变化梯度估算甲烷通量.研究结果显示,东沙海域存在南部深水区“海洋四号”沉积体和北部浅水区九龙甲烷礁两个水合物有利区域,SMI埋深普遍较浅,指示较高的甲烷通量(3.8×10-3~5.9×10-3mmol/(cm2·a)),与国际上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这种高甲烷通量很可能是由下伏的天然气水合物所引起的,暗示着该区海底之下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层赋存. %K 天然气水合物 %K 甲烷 %K 通量 %K 硫酸根甲烷界面(SMI) %K 南海 %U http://www.earth-science.net/WebPage/Article.aspx?id=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