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感应回火对1000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碳化物析出行为及韧性的影响 %A 房玉佩 %A 谢振家 %A 尚成嘉 %J 金属学报 %P 1413-1420 %D 2014 %R 10.11900/0412.1961.2014.00306 %X 对比研究了电磁感应及传统箱式炉2种不同回火加热方式对1000MPa级别高强度低合金钢淬火后组织中碳化物的尺寸、形貌、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淬火后组织包括下贝氏体及板条马氏体.2种加热方式回火后,对于下贝氏体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由400℃升高至550℃,碳化物由针状向短棒状转变.其中,经550℃传统加热回火后,贝氏体内部碳化物长轴尺寸约为200nm,而经该温度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其长轴尺寸约为60nm.对于板条马氏体组织,经传统加热回火后,碳化物主要沿着板条边界连串析出;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马氏体板条中析出的碳化物在板条内部及边界均匀弥散分布.经550℃传统方式回火后,马氏体中的碳化物尺寸约为200nm,而电磁感应回火的碳化物尺寸均小于100nm.经过不同加热方式回火后,实验钢的硬度差别不显著,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种加热方式回火试样冲击功均升高,但感应加热回火后冲击功升高更为显著,实验钢经550℃电磁感应加热回火后-20℃冲击功达到133J,是传统加热回火工艺的4.5倍,实现了1000MPa级高强度低合金钢良好的强韧化组合. %K 高强度低合金钢 %K 感应回火 %K 韧性 %K 纳米尺度碳化物 %U http://www.ams.org.cn/CN/Y2014/V50/I1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