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论“报”的中国文化背景—— 我国古代信息传播意义上的“保”、“报”关系考
Discourse upon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Bao” (报,forth tone):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o”(保,third tone) and “bao”(报, forth tone) in the sense of Chinese anci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 赵尚
%J 国际新闻界
%D 2015
%X 摘要 古代的“保”由最初的“负子于背”而引伸出保护、养育、教化等涵义,儒家伦理 讲究有自上而下的“保”,相应地就有自下而上的报答之“报”。因此在宋代以前,信 息传递意义上的“报”多用于自下而上的传递行为,这最终促成了我国最早的报纸—— 唐代进奏院状报的产生。宋代以后,官方的邸报之“报”,不再是与“保”相对的报答 之“报”,而是具有教化意义的“保”性质的“报”。无论“保”还是“报”,都是中 国古代农业社会伦理本位的反映,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家长制权威”性质的精神联系的 一种体现。
"Bao"(保
%K third tone)
%K "Bao"(报
%K forth tone)
%K Propaganda
%K Patriarchy
%U http://cjjc.ruc.edu.cn/CN/abstract/abstract4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