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底泥再悬浮条件下pH值对磷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D 2008 %X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底泥再悬浮条件下,不同pH值对磷的赋存形态以及生物有效磷(BAP)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再悬浮会促进上覆水中的磷向底泥迁移,而这种促进作用随着pH值的增加逐渐减弱。在底泥再悬浮条件下,pH值对不同形态磷的数量分布有明显影响:BD-P、NH4Cl-P含量随着pH值升高而增加,而Al-P、NaOH-nrP和Ca-P含量则在不同pH值条件下均有所增加,pH较低时,Al-P、Ca-P增加量较大。与原底泥相比,pH<8时,潜在活性磷(PMP)含量以及PMP/TP均显著降低,而pH较高时,则显著增加,由此推测,pH<8时,底泥再悬浮促进了易释放态磷向难释放态磷转化;pH<8时,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含量减少,而pH较高时,Olsen-P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pH条件下,藻类可利用磷(AAP)生成量均显著增加,但随着pH值升高,AAP生成量逐渐减少。线性相关分析表明,AAP与PMP、T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K pH值 %K 磷 %K 赋存形态 %K 生物有效性 %K 底泥再悬浮 %K 底泥 %U http://www.aes.org.cn/ny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638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