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二氧化碳、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汕优63产量形成的影响——FACE研究 %A 赖上坤 %A 周三妮 %A 顾伟锋 %A 庄时腾 %A 周娟 %A 朱建国 %A 杨连新 %A 王余龙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P 836-843 %D 2014 %R 10.11654/jaes.2014.05.003 %X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使水稻产量增加,但这种影响是否因不同栽培条件而异尚不清楚。2011年利用中国稻田FACE(FreeAirCO2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敏感水稻品种汕优63为供试材料,二氧化碳设环境CO2浓度(Ambient)和高CO2浓度(Ambient+200μmol·mol-1),施氮量设低氮(15g·m-2)和高氮(25g·m-2),移栽密度设低密度(16穴·m-2)和高密度(24穴·m-2),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杂交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对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没有影响,但使结实期株高显著增高(+7%);使单位面积穗数(+8%)和每穗颖花数(+19%)明显增多,进而使单位面积颖花量大幅增加(+29%)。高浓度CO2条件下穗数增多主要与最高分蘖数明显增加有关,而分蘖成穗率显著下降;穗型增大主要由单茎干重而非单位干重形成的颖花数增加所致。高浓度CO2环境下水稻结实能力呈增加趋势,其中平均粒重的增幅达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籽粒产量平均增加36%,其中在低氮低密度、低氮高密度、高氮低密度和高氮高密度条件下分别增加43%、46%、34%、23%。增施氮肥或增加移栽密度使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均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环境下杂交水稻因库容量增大导致产量大幅增加,调整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肥料效应。 %K 水稻 %K FACE(Free %K Air %K CO2 %K Enrichment) %K 二氧化碳 %K 产量 %K 产量构成 %U http://www.aes.org.cn/ny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50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