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河头道拐段冰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A 张琦 %A 裴国霞 %A 李汗青 %A 刘耕耘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P 2221-2227 %D 2014 %R 10.11654/jaes.2014.11.021 %X 采集黄河头道拐断面冰体样品,用毛细管GC-FID方法测定了冰体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06.1%,方法检出限的范围为0.01~0.12ng·L-1,适合该断面冰体样品中PAHs的测定。27个冰体样品中16种PAHs的含量范围为0.71~11.04ng·L-1,平均含量为3.88ng·L-1。其中荧蒽(Fla)和芘(Pyr)为最主要的污染物,检出率分别为72.7%和86.4%。PAHs的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凌汛期含量较少,初始冰盖形成后达到最大值,当河道内连续冰盖形成后,随冰层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层冰体含量高于上层冰体。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解析其污染来源,从16种PAHs中提取3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为80.5%,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煤炭燃烧源36.6%、交通源36.4%及炼焦和木材燃烧来源7.5%。 %K 黄河头道拐断面 %K 冰体 %K 多环芳烃 %K 分布特征 %K 来源解析 %U http://www.aes.org.cn/ny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112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