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河北井陉矿区红花刺槐根围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D 2012 %X 为了探明煤矿区土壤AM真菌资源和生态分布特点,2011年8月从河北井陉矿区选取工业园、大兰山和贾庄镇3个样地,以矿区优势植物红花刺槐(Robiniahispida)为目标植物,分0~10、10~20、20~30、30~40cm和40~50cm5个土层采集根围土壤样品,系统研究了AM真菌生态分布及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21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3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各1种。AM真菌与红花刺槐根系能形成良好共生关系,AM真菌生态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最大孢子密度出现在0~20cm土层,最高定殖率多在0~30cm土层。相关性分析发现,孢子密度与易提取球囊霉素、总球囊霉素和土壤碱解氮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显著正相关;总定殖率与土壤脲酶和有机质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脲酶、碱解氮、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是影响井陉矿区AM真菌与植物共生的主要因子。易提取球囊霉素占有机质百分比均值为0.416%,总球囊霉素占有机质百分比均值为0.511%,说明球囊霉素是井陉矿区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来源。 %K AM真菌 %K 土壤因子 %K 红花刺槐 %K 煤矿区 %K 河北井陉县 %U http://www.aes.org.cn/ny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252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