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及其成因分析 %A 王金辉 %A 秦玉涛 %A 李志恩 %A 黄秀清 %A 陈雷 %A 雷友万 %A 徐良国 %A 尤胜炮 %J 海洋科学 %P 32-36 %D 2005 %X 2002年9月16~19日南麂列岛海域发生3km2红褐色赤潮,其原因种为红色裸甲藻(GymnodiniumsanguineumHirasaka),密度高达4.6×105个/L。赤潮发生时伴随细菌的大量繁殖,江浙沿岸流所携带的营养物质是本次赤潮发生的基础,森拉克台风是本次赤潮的重要诱因。南麂海域的赤潮多发季节为4~5月份,9~11月份发生赤潮的可能性也较大,大沙岙、马祖岙和火岙等水体交换相对较弱的岙口为赤潮多发区。为保护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海洋贝藻资源,需协调好保护和开发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控制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和游客的数量。 %K 南麂列岛 %K 红色裸甲藻 %K 赤潮成因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502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