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东沿海菲律宾蛤仔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 分析 %A 邹琰 %A 李莉 %A 张良 %A 吕芳 %A 辛美丽 %A 张少春 %A 邱兆星 %A 刘洪军 %J 海洋科学 %P 76-79 %D 2014 %R 10.11759/hykx20130703001 %X 利用AFLP技术对山东沿海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4个野生群体(乳山、无棣、牟平、即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6对引物组合对4个群体进行扩增,共得到356个位点,乳山群体、无棣群体、牟平群体和即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依次为74.40%、70.50%、72.80%、74.70%,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中,即墨群体多态性比例最高,无棣群体多态性比例最低。聚类分析表明,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263~0.0448,乳山群体和无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0263),两群体首先聚在一起,随后与牟平群体和即墨群体聚在一起。 %K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K philippinarum) %K 地理群体 %K 遗传多样性 %K AFLP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2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