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黄海苏北近岸西洋水道水沙输运机制分析 %A 刘运令 %A 汪亚平 %A 吴祥柏 %A 施晓钟 %A 邹欣庆 %J 海洋科学 %P 120-127 %D 2011 %X 基于2008年3月份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水道内5个站位大潮期间的观测数据(包括流速与悬沙质量浓度的垂向剖面),利用机制分解法计算了西洋水道内的水与悬沙通量。结果表明,水体在多数时段内均处于分层向混合过渡的状态,中下层水体的理查德森数(Ri)与瞬时悬沙输运量中的平均流输沙项及流速的潮周期变化相关项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体的层化效应和混合程度对悬沙输运有重要影响。西洋水道内悬沙净输运率为10-1~100kg/(m·s)量级,并以欧拉余流向岸输运为主,该结果揭示了苏北近岸潮滩在陆源物质供应减少背景下向海快速淤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水动力作用机制。 %K 悬沙质量浓度 %K 通量分解 %K 理查德森数 %K 西洋水道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11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