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线粒体CO I 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A 李洪军 %A 汪伟 %A 张伟 %A 曲国立 %A 邢云天 %A 李幼子 %A 魏剑英 %A 戴建荣 %A 梁幼生 %J 海洋科学 %P 86-90 %D 2011 %X 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省丹徒区和邗江区、浙江省平湖市、湖北省武昌区、江西省余干县和彭泽县、安徽省安庆市和贵池区等5个血吸虫病流行省8个点现场采集湖北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I)基因,用ClustalX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4.0软件中的Kimura双参数法(Kimura2-parameter)计算遗传距离,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8个地理株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共得到701个同源位点,A/T(60.4%)含量高于C/G(39.6%),所有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5。进化树显示,江苏丹徒、湖北武昌、江西余干及安徽安庆和贵池5个地理株钉螺形成一个分支,而浙江平湖、江苏邗江和江西彭泽3个地理株钉螺形成另一个分支;但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存在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线粒体COI基因遗传变异显著。 %K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K hupensis) %K CO %K I %K 日本血吸虫病 %K 长江中下游地区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10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