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的结构及季节内演变 %A 刘传玉 %A 王凡 %J 海洋科学 %P 87-93 %D 2009 %X 利用1985~2002年月均和每8天平均的AVHRRPathfinder卫星海表面温度数据,分析了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和季节内演变过程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黄海暖流源区海表面温度锋面只在冬季及其前后出现,且是一个包含南北两支锋面的锋面系统,其北支锋面位于33°~34°N之间,大体呈东西走向,南支锋面沿长江浅滩边缘,呈西北东南走向,作者称之为黄海暖流源区锋面。该锋面从11月下旬于济州岛西部生成并向西北方向扩展,至1,2月份达到最大程度,于2月下旬后向东南方向退缩并在3月份至5月份之间消失。在该锋面系统的生长期和衰退期,其南北两支锋面有时于西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指向西北的舌状锋面。黄海暖流源区锋面的演变过程与黄海暖流的演变过程紧密相关,也对黄东海的质量和热量交换有重要影响。 %K 黄海暖流 %K 锋面 %K 黄海 %K 东海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7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