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 %A 洪云 %A 徐慧 %J 环境工程学报 %D 2015 %X 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混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剩余浊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单独使用HPAC时,剩余浊度在投加量为14mg/L时达到最低(2.39NTU)。pH值对余铝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3种铝系混凝剂均在pH=7.0时余铝含量达到最低。AlCl3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较其他3种混凝剂低。絮体形成与破碎受搅拌强度的影响很大,当破碎强度增加到50r/min,使用PACl、HPAC、FeCl3作混凝剂时絮体粒径下降不明显,当破碎强度增加到100r/min时,絮体粒径有明显的下降。破碎结束后,絮体粒径有所恢复,但是并不能增长到破碎前的粒径。PACl、HPAC以及FeCl3形成的絮体的沉降性较好,上覆水浊度下降较快,经过3h的沉降后,剩余浊度分别达到1.82、1.44和0.97NTU。 %K 低温低浊水 %K 混凝 %K 絮体粒径 %K 强度因子 %K 恢复因子 %U http://www.cjee.ac.cn/teepc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95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