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密度沉水植物腐解过程中水体DOM变化特征 %A 李必才 %A 杨敏 %A 何连生 %A 孟睿 %A 袁冬海 %A 席北斗 %A 李小山 %J 环境工程学报 %D 2013 %X 选取白洋淀淀区的泥、水以及晒干的优势沉水植物金鱼藻、轮藻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密度梯度模拟实验,分别于实验进行的50d和100d采集水样,运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沉水植物腐解阶段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变化。结果显示,同步荧光光谱中,类蛋白峰荧光强度的变化不具规律性,类腐殖质峰荧光强度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I2/I1的值随着密度的增加或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增大;三维荧光光谱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类富里酸荧光峰A和C的强度逐渐增加,而类色氨酸荧光峰T1的强度变化不大,腐解植物的密度大于3kg/m3时各组均产生了类海洋腐殖质荧光峰B且强度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强,C峰的强度与水样中的COD和TP呈显著正相关;紫外光谱测定中,A253/A203的值随着密度的增加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水体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增多。 %K 植物密度 %K 腐解 %K 溶解性有机质 %K 紫外光谱 %K 荧光光谱 %U http://www.cjee.ac.cn/teepc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52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