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电絮凝过程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及机理 %A 刘玉玲 %A 陆君 %A 马晓云 %A 李艳 %A 林生岭 %J 环境工程学报 %D 2014 %X 以六价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电絮凝过程研究了槽电压、初始浓度、初始pH值、电极材料等工艺参数对电絮凝过程分离Cr(Ⅵ)离子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Fe/Fe电极,对初始浓度为105mg/L的Cr(Ⅵ)离子废水,最优槽电压为4V,初始pH值为6,电解60min,去除率可达到98.84%。Cr(Ⅵ)的去除率随着槽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初始浓度以及初始pH值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初始pH值决定电絮凝过程中Cr(Ⅵ)的主要去除方式,在偏中性范围内Cr(Ⅵ)主要通过絮体吸附作用去除。对不同电极材料的电絮凝过程电解产生的絮体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絮体成分因电极不同而异,不同絮体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差异也较大。 %K 电絮凝 %K 六价铬 %K 去除率 %K 电极材料 %K 絮体 %U http://www.cjee.ac.cn/teepc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9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