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广西主要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动态特征 %A 卢成阳 %A 宋同清 %A 彭晚霞 %A 曾馥平 %A 杜虎 %A 鹿士杨 %A 杨钙仁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D 2013 %X 根据广西区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桉树(eucalyptus)3种人工林分布情况,按其在各县市的分布权重选取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典型样地,样地面积20m*50m,采用网格法采集表层土壤(0cm-10cm),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各林龄阶段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幼龄、中龄、过熟龄阶段微生物数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桉树>马尾松,杉木幼龄、马尾松、桉树近熟林微生物数量在各自的林型中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在杉木幼龄林、马尾松中龄林、桉树过熟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在杉木过熟林、马尾松和桉树幼龄林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磷(Pmic)在杉木成熟林、马尾松幼龄林、桉树近熟林最大,杉木Cmic、Nmic、Pmic随着林龄的递增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马尾松和桉树微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Nmic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5)分形关系,其余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K 微生物种群 %K 微生物生物量 %K 林龄 %K 人工林 %K 广西 %U http://nyxdhyj.isa.ca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42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