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A 李兆亮 %A 杨子生 %A 邹金浪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D 2014 %X 以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8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各省(市、自治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基础上,运用GIS、线性回归和泰尔指数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并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由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和东北递减,但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位次整体下降,中部和西部则上升,东北相对稳定;⑵由泰尔指数可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体差异较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⑶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受耕地资源状况(如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等)的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易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政策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取差别化的管控策略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发达地区要注重发展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而欠发达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与机制。 %K 耕地集约利用 %K 区域差异 %K 泰尔指数 %K 面板数据模型 %K 土地资源管理 %U http://nyxdhyj.isa.ca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