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A 段浩 %A 潘世兵 %A 李琳 %A 袁海峰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P 222-228 %D 2015 %R 10.3724/SP.J.1047.2015.00222 %X 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敦煌盆地人工绿洲的天然屏障。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水土资源过度开发,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湿地退化和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本文运用多时相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保护区湿地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80-2013年间有23个年份湿地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保护区湿地面积由1.72×104hm2减少到0.99×104hm2,减少了42.4%;保护区湿地的斑块数从32个增加到51个,平均斑块面积由537hm2减少为213hm2,湿地演化呈破碎化趋势。湿地分布质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11.59km,湿地呈整体向西南缓慢移动的趋势。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湿地演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类,并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湿地演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下游湿地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大规模引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灌溉,其次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退缩、径流量衰减。20世纪90年代,西湖保护区湿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建议敦煌地区耕地维持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2.7×104hm2水平,或通过节水、调整作物结构和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压缩引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水量,灌溉用水需控制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用水水平。该研究成果可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和流域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K 湿地 %K 遥感监测 %K 投影寻踪模型 %K 驱动因子分析 %U http://www.dqxxkx.cn/CN/abstract/abstract25028.shtml